台灣的原住民族,族群之間各有特色,但其中共同的文化就是「小米」。
小米,對於台灣原住民而言是一種神聖的作物。除了是在祭祀時代表豐收的穀物外,小米營養豐富,也是生活中重要的主食,對於布農族、阿美族、排灣族等族,小米都是祭典上不可或缺的穀物。也有用小米製作成的各種美味料理,如:小米粽、小米粥、小米酒等代表性美食。
許多原住民族,都有屬於小米的神話故事,像是泰雅族、賽德克族都流傳著關於「半粒小米」的故事。
遠古時期,天神寵愛人類,因此賦予人類小米的種子,只需要半粒小米便可煮出一大鍋的飯。但人類覺得若是一次煮下整粒小米,就能煮出更多的飯,於是將整粒小米丟進鍋中,不料烹煮時卻整鍋炸開,小米從鍋子裡滿溢出來後,變成了小鳥飛了出去,邊飛邊喊著:「懶惰的人類啊!從今以後你們無法再如此輕鬆自在了!你們必須靠自己的雙手耕作,當小米成熟時,鳥兒們也會來吃你們的米!」從此以後的族人變安安分分、老老實實地耕作。
一般全榖類,因為保有穀物麩皮,幾乎都含有麩質,對於少部分的麩質過敏族群來說不太適合食用。但小米不含麩質,僅需脫殼而無須精製,容易被人體吸收,也更能吃到完整的小米營養。
小米的營養多元,每100公克的小米就具有蛋白質9.7克、碳水化合物76.1克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等維生素,以及鐵、鈣、磷、鐵、鉀等礦物質,甚至含有少見的胡蘿蔔素。
小米又被稱做月子米,常用於調理身體,很多女性生育後都會使用小米粥調養身體,小米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因此小米粥也有「代參湯」之美名。
小米用途廣泛,小米營養豐富,且變化多元,除了原住民常見的小米酒之外,也常常用來煮美味的小米粥,除了一般清粥之外,也可以加入如黑糖、紅棗或是南瓜類的食材做成甜粥,也有小米麻糬等甜食。